当前位置:主页 > 三支一扶 > 学习资料 >

2021年安徽三支一扶考试模拟:阅读理解(4.20)

发布时间:2021-04-20 08:59 | 安徽政道公务员 | 咨询QQ


微信群

  1.中国很早就有鲛人的传说。魏晋时代,有关鲛人的记述渐多渐细,在曹植、左思、张华的诗文中都提到过鲛人,传说中的鲛人过着神秘的生活,干宝《搜神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虽然不断有学者做出鲛人为海洋动物或人鱼之类的考证,我个人还是认为他们是在海洋生活的人类,其生活习性对大陆人而言很陌生,为他们增添了神秘色彩。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主要介绍的是( )。

  A.关于鲛人的考证

  B.鲛人的神秘传说

  C.有关鲛人的诗文

  D.鲛人的真正居处

  2.传统中国的日常生活世界总是曲里拐弯,充满细节、血肉,剪不断,理还乱。在是否宜居方面,与摩天大楼相比,苏州园林、四合院并不落后,与以购物为唯一目的的超市相比,庙会、集市带来的不是混乱,而是更顺乎人情。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传统中国的日常生活其实并不混乱。

  B.表面纷乱的传统生活有自己的魅力。

  C.传统中国的日常生活比现代生活更好。

  D.摩天大楼和超市代表的现代生活缺乏人情味。

  3.以往认为最适合哲学的领域,如今已被对人类存在的各方面经验作出成功解释的科学所占领。在一个信息技术取得支配地位的世界上,哲学似乎已败下阵来。它至少不能把智慧切成一个个可以测量的小块提供给人们。在20世纪,有无数哲学家讥讽自己从事的学科,认为哲学活动在经历了三千年之后,至今还在希望能把我们引向真理,那不过是遥遥无期的幻象而已。然而,哲学仍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人喜爱,这或许是因为近几十年来,哲学一直从科学和其他学科中寻求庇护,而今已从这种专业束缚中解脱出来的缘故吧。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当前哲学所面临的危机,恰恰为其发展提供了机遇

  B.对哲学命运的悲观认识,致使很多哲学家妄自菲薄

  C.哲学智慧内涵丰富,不能仅依经验作为评价标准

  D.哲学现今所获得的独立性,赋予其新的魅力与动力

  4.夏天有苍蝇、蚊子,但夏天能长出我们必需的粮食和各种作物;冬天虽然少一些害虫,但冬天不长庄稼,因此,谁也不会希望总是过冬天。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对事物不要求全责备

  B.取长补短,双方得益

  C.事物的优劣是相比较而言的

  D.客观条件,为我所用

  5.容貌也是竞争力,如果有人愿意为了那点竞争力承受整容的风险,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不良的社会风气、不负责任的媒体将容貌的竞争力强化和夸大,让更多的人走进整容医院,这就不正常了。

  文段意在说明的是( )。

  A.人们为了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可以去整容

  B.人们应该有承受整容风险的心理准备

  C.不良社会风气和不负责任的媒体宣传误导了人们对整容的认识

  D.人们应该理性对待整容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A

  解析:

  考查接语选择。

  文段中,作者引经据典引出“鲛人”这个话题,然后以“虽然……还是”的句式在段尾引出了文章的重点:虽然不断有学者做出鲛人为海洋动物或人鱼之类的考证,但“我”个人认为鲛人是在海洋生活的人类,下文所主要谈的内容一定是支持作者观点的关于鲛人的考证,A正确。

  B、C项属于引述中出现了的内容,且与段尾相距较远;D项理解错误,作者与学者的观点不同之处并不在于鲛人的居处问题,而在于:鲛人是否是人类。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 B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为隐含主旨题。

  文段欲扬先抑,开头说中国传统生活“曲里拐弯”、“乱”,最后则指出“并不落后”、“不是混乱,而是顺乎人情”,重点在转折之后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B。

  A项表述与原文有出入,C项“更好”无从推知,D项“缺乏人情味”也不能从文中得知。

  3.答案: D

  解析:

  据提问“意在”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

  文段首先介绍了哲学领域被科学挤占的现状以及许多哲学家对哲学命运的悲观认识,这样看来似乎哲学便要败下阵来了,紧接着用“然而”进行转折,指出“哲学仍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人喜爱”,最后说明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而今哲学已从专业束缚中解脱出来,具有了独立性。由此可知,材料想要表达的是哲学现今所获得的独立性,并且此独立性赋予了其新的魅力与动力。D项表述正确。

  A选项是强干扰项,哲学所面临的危机并不是其发展的原因,故A选项错误;BC项表述片面,都不是材料主要内容。

  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 B

  解析:

  此题为细节判断题。文段通过描述自然现象来揭示哲理:事物的好坏不能一言以蔽之,对事物不要求全责备,应符合实际,A、C、D三个选项都是围绕这个哲理进行描述的,只有B选项没有体现,“取长补短”与文段表达哲理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C

  解析:

  通读全段可知,文段的重点是“但是”后面的内容,主要强调的是不良的社会风气、不负责任的媒体对整容的误导。观察四个选项,C项为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D项属于过度引申。故选C。


推荐课程

2024下半年安徽事业单位联考面试培训辅导课程

2024年安徽公务员/选调生面试培训辅导班

最新招考

辅导资料

政道教育 | 人事考试资料网 | 政道名师 | 安徽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选调生 | 大学生村官 | 三支一扶 | 教师 | 遴选

政道教育 版权所有 安徽事业单位考试 安徽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 2018-2023 ahrsksw.net 皖ICP备18012567号-2
合肥总部: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130号安农大科技长廊1层和5层 咨询电话: 0551-62872719 / 15256017532 / 15256017532 / 0551-62872711
合肥经开区教学中心:合肥市紫云路与金寨南路交汇处亚坤大厦1308 咨询电话:18715102095
蚌埠分校:蚌埠市龙子湖区海亮广场9-106三楼(蚌埠南站正西对面) 咨询电话:15556057631
安徽财经大学咨询点:东校校内北苑7号宿舍1楼中国移动营业厅
安徽科技学院咨询点:龙字湖校区 校内中国电信营业厅
铜陵分校:铜陵市铜官区镜湖路396号一楼 咨询电话:17356576309

联系电话

  • 任老师:

    15256017532

  • 固定电话:

    0551-6287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