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在气象部门,对于雾和霾都有严格的科学界定。雾是指在相对高的空气湿度情况下,在贴近地面的空气中形成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的悬浮体。实际上,雾就是接近地面的云,是自然的天气现象,而霾则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细小颗粒物的结合体,也就是说,霾是由空气中大量的细颗粒物质引起的。由于雾和霾的直接效应使水平能见度下降,因此在实际区分时,通常把在湿度大于90%时的低能见度天气现象称之为雾,而湿度小于80%时称之为霾,湿度在80%~90%则为雾霾的混合体。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雾和霾都是自然界的天气现象
B 雾是自然现象,霾是人类活动频繁的产物
C 雾和霾的区别只是湿度不同
D 雾与霾是由细颗粒物引起的
2、(单选题) 根据目前的考古报道和多项考古证据,中国最早的家绵羊在年代约为距今5600—5000年的甘肃省和青海省一带突然出现,而后向东部传播,在距今约4500年前后进入中原地区。中原地区在年代约为距今4500—4000年的不同地区的多个考古遗址里均发现绵羊骨骼。从历时性的角度观察,中原地区绵羊的出现有一个明显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家绵羊的出现则明显是西部早、东部晚,很可能有一个自中国西北地区向东传播的过程。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A 家绵羊在中国的传播过程
B 家绵羊在中原地区的考古发现
C 古代中原地区家绵羊的来源
D 地理环境对家绵羊生存的影响
3、(单选题)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但屈原无疑是端午节最醒目的文化符号。每逢端午,人们仿佛总是能穿越时空,遇见这位行吟泽畔的大文豪。“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情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刚毅,“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的高尚品格……这些精神如同黄钟大吕,穿越时间仍然在现代人心中激起巨大回响。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在这一天,正可以重温时间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
A 提醒我们要牢记屈原精神
B 告诉我们端午节民俗起源
C 提醒我们要阅读屈原作品
D 告诉我们端午节文化内涵
政道教育参考答案:
1.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B项和D项对应“雾是指在相对高的空气湿度情况下……实际上,雾就是……是自然的天气现象”“而霾……霾是由空气中大量的细颗粒物质引起的”,B项正确,A项和D项“霾是自然界的天气现象”“雾是由细颗粒物引起的”均属于无中生有,错误。C项对应“实际上”之后的内容,雾和霾的区别并非只是湿度不同,属于曲解文意,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2.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援引考古学证据,按照时间节点梳理了从距今5600年到距今4000年间,不同时间节点、不同地区有关家绵羊的考古证据。最后通过“从历时性的角度观察”提出结论,即中国古代家绵羊的出现是西部早、东部晚,很可能有一个自中国西北地区向东传播的过程。文段为“分—总”结构,最后一句为主旨句,主要介绍了家绵羊在中国的传播过程。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3.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通过援引诗句引出话题,端午节起源说法众多,但屈原是最醒目的文化符号,然后介绍了他的优秀品格,最后指出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并介绍其文化意义。文段为“分—总”结构,尾句是主旨句,强调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D选项。
政道教育 | 人事考试资料网 | 政道名师 | 安徽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选调生 | 大学生村官 | 三支一扶 | 教师 | 遴选
政道教育 版权所有 安徽事业单位考试 安徽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 2018-2023 ahrsksw.net 皖ICP备180125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