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代“爱国”的观念开始大量出现,标志着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确定与形成。虽然这一时期的“爱国如家”观念主要针对官员,但这一命题本身就含有普遍的意义。到了晋代,“忠贞爱国”作为一种政治道德,明确把先秦的忠贞思想与“爱国”结合在一起,显示出“爱国”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近代以来,有人说中国古代只知道忠君,不知道爱国,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得出:
A在汉代,“爱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B“爱国”观念是忠贞思想的进一步升华
C在中国古代,爱国是先于且重于忠君的
D在汉代和晋代,对官员都有爱国的要求
2.顶端优势是指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对侧芽萌发、侧枝生长的抑制作用,也包括对侧枝、叶子生长角度的影响。顶端优势强的植物,几乎不生分枝,如长日照植物向日葵,棉花等。番茄等植物顶端优势弱,能长出许多分枝。灌木顶端优势极弱,几乎没有主茎与分枝的区别。多数植物属中间类型,如稻、麦、泡桐等。顶端优势的强弱随植株年龄而变化,同时受营养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幼龄植物顶端优势强,老龄时减弱。顶端对侧芽的抑制程度,随距离增加而减弱,因此对下部侧芽的抑制比对上部侧芽的轻。许多树木因此形成宝塔形树冠。
由此我们可以推出:
A距离根系越近,则顶端对侧芽的抑制程度会越高
B宝塔形树冠是顶端优势弱的植株的典型外部形态
C顶端优势现象的表现形式和程度因植物种类而异
D生存在恶劣环境下的植物,其顶端优势较为明显
3.在“一切皆可量化”的大数据浪潮中,网络逐渐成为现实世界的“镜像”。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日益融为一体,政府管理不能再局限于线下管理,而必须全面掌握互联网对政府与公众行为的影响机制、调节规律及其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网上网下充分联动、协调共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大数据:
A强化了政府的治理手段
B提升了政府管理的效率
C调整了政府管理的重心
D拓展了政府的治理领域
4.有人认为,“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切实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就是深化监察与督查体制改革,以监察和督查提升治理效能。事实上,监察和督查只是强化制度执行的一种方式。将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一个过程,至少包括制度创设、有效执行、监督和反馈等环节,强化制度执行力也不能局限于监察、督查和问责,还应采取法制保障、德治引领等手段。
这段文字意在:
A分析提升制度执行力的必要路径和有效方法
B说明如何将制度优势有效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C纠正对监察和督查在强化制度执行中的作用的错误认识
D强调法制保障和德治引领在强化制度执行中的重要作用
5.人们通常以为人口爆炸是当今时代特有的现象,其实不然。生产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时,都会伴随着壮观的人口增长。原因很明显,技术的发展导致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使能供养的人口大大增加。从旧石器时代初期到后期,技术初期的人口为12.5万人,末期为532万人,增长了40倍以上,堪比后来随历次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人口爆炸。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古今人口变化规律的异同
B人口增长与生产技术的关系
C技术进步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D旧石器时代人口规模变化趋势
政道教育参考答案:
1.A项,根据“汉代‘爱国’的观念开始大量出现”和“到了晋代······显示出‘爱国’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可知,表述错误,排除;
B项,根据“到了晋代,‘忠贞爱国’作为一种政治道德,明确把先秦的忠贞思想与‘爱国’结合在一起”可知,“进一步升华”无中生有,排除;
C项,“爱国是先于且重于忠君的”无中生有,排除;
D项,根据“汉代‘爱国’的观念······虽然这一时期的‘爱国如家’观念主要针对官员”和“到了晋代,‘忠贞爱国’作为一种政治道德,明确把先秦的忠贞思想与‘爱国’结合在一起”可知,在汉代和晋代,官员都被要求“爱国”,表述正确,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2.A项,根据“顶端对侧芽的抑制程度,随距离增加而减弱,因此对下部侧芽的抑制比对上部侧芽的轻”可知,越靠近根部,顶端对侧芽的抑制程度应该越低,表述错误,排除;
B项,根据“顶端对侧芽的抑制程度,随距离增加而减弱,因此对下部侧芽的抑制比对上部侧芽的轻。许多树木因此形成宝塔形树冠”可知,宝塔形树冠是顶端优势随着距离增加而减弱的表现,文段并未论述宝塔形树冠植物的顶端优势强弱,无中生有,排除;
C项,根据“顶端优势强的植物,几乎不生分枝,如······番茄等植物顶端优势弱······灌木顶端优势极弱······多数植物属中间类型,如······等”可知,表述正确,当选;
D项,文段并未论述生存在恶劣环境下的植物顶端优势如何,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文段先介绍了在大数据浪潮中互联网社会和现实社会关系日益密切,融为一体,紧接着指出在此背景下政府管理不能再局限于“线下管理”,必须全面掌握互联网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二者的充分联动、协调共治,故文段论述的重点是在大数据浪潮中,政府管理领域应由线下拓展到线上线下,对应D项。
A项,“治理手段”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B项,“管理的效率”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C项,文段强调的是政府管理领域的拓展,并未体现政府管理重心的调整,且尾句指出二者应“充分联动、协调共治”,并无主次之分,故表述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4.文段开篇引入别人对“要强化制度执行力······转化为治理效能”这句话的理解,即深化监察与督查体制改革,以监察和督查提升治理效能。接着通过转折词“事实上”强调,监察和督查只是强化制度执行的一种方式,即否定了前文中“有人认为”的观点,认为强化制度执行不能仅靠监察和督查。后文进行具体的解释说明,指出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包括诸多环节,强化制度执行力也不能局限于监察、督查和问责。故文段重点在转折之后,强调强化制度执行不能仅靠监察和督查,对应C项。
A项,“必要路径”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B项,可以运用反推思维,文段并未提及将制度优势有效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具体对策,尾句中“应采取法制保障、德治引领等手段”为强化制度执行力的对策,与文意不符,排除;
D项,根据“法制保障、德治引领等手段”可知,“法制保障和德治引领”只为其中部分手段,“重要作用”无中生有,且文段重点围绕“监察和督查”话题进行阐述,偏离文段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5.文段开篇指出人口爆炸是当今时代特有的现象,紧接着通过转折词“其实”引出下文,强调人口增长与生产技术之间的关系,之后进行原因解释,接下来又通过旧石器时代初期到后期的例子加以论证,故文段为总分结构,强调人口增长与生产技术有关,对应B项。
A项,偏离文段核心话题“生产技术”,排除;
C项,“重要作用”表述不明确,文段重在强调对“人口增长”的作用,排除;
D项,“旧石器时代人口规模变化趋势”对应举例论证部分,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政道教育 | 人事考试资料网 | 政道名师 | 安徽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选调生 | 大学生村官 | 三支一扶 | 教师 | 遴选
政道教育 版权所有 安徽事业单位考试 安徽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 2018-2023 ahrsksw.net 皖ICP备180125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