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学者认为,技术文本和政治文献的机器翻译替代人工翻译在未来几年就可能实现,机器翻译译文总体质量超过职业译者也是必然的,甚至文学翻译也同样如此。机器翻译发展到今天已到了第三代,即神经机器翻译,其根本原理就是根据语境化原则建立海量的分门别类的语料库来处理。通过让机器反复学习和训练,语料库文本不断完善,翻译的准确率不断提高,且翻译内容越专业、场景或任务越固定、标准越统一,翻译准确率越高。
上述文字主要用来反驳以下哪个观点?
A机器翻译不可能取代人工翻译
B文学翻译的难度远大于技术文本翻译
C机器翻译难以做到准确性与流畅性的统一
D机器翻译离不开人工翻译和优化的辅助
2.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人们迫切地想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从原始神话、宗教故事到民俗传说,都有许许多多关于“预测”的内容。这些预言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神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自然发展历史上,科学家们也多次给出预测,其方法和神秘主义迥然不同。比如在古希腊文明早期,哲学家泰勒斯游历巴比伦,了解了日月食发生的周期性规律,成功地预测了一次日食。这个预测是基于巴比伦天文学家数百年的天文观测和规律总结,任何人只要努力学习研究,都可以做到。中国古代也有很多次这样成功的日月食预测。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历史上的很多预测其实就是猜测
B人类早期预测主要是日月食预测
C古代科学预测是基于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D古今中外科学预测都有大量的成功案例
3.对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研究来说,传统采沙方法依靠人力取水,采样时间间隔长,获取数据效率低。坐底仿生水沙观测系统的投放,标志着我国山区河流水沙监测进入了高时间分辨率全过程监测的新阶段。所谓仿生,就是指系统形状像一条鱼,能匍匐在水流很急的水底,这种系统和技术可以搭载水温、浊度及压力传感器等多种观测设备,以此实现对河流水文特征及动力条件的分钟级连续观测。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于对青藏高原河流沉积物来源、组成及从搬运动力过程开展超高时间分辨率定量化研究中。
根据这段文字,坐底仿生水沙观测系统:
A是我国第一套监测山区河流水沙的系统
B探测结果可以为灾害预警提供数据支撑
C可以自行漂浮在水中对全流域进行监测
D实现了对河流水沙沉积过程的连续监测
4.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能够被称为“全球系统”的,只有中国的北斗、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以及欧盟的伽利略定位系统。可以说,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北斗系统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了混合的异构星座部署。美国的GPS和欧洲的伽利略定位系统都是由地球中高轨道卫星组成的,而北斗是由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高轨道卫星混合的星座组成的。北斗系统既能实现全球覆盖,同时由于部分卫星定点在中国国土上空,因此能够为本土提供更高精度、更好性能的服务。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北斗系统“牛”在哪里
B全球卫星系统大盘点
C北斗与GPS,谁能更胜一筹
D北斗系统——引领未来变革
5.行政处罚不是为罚而罚,行政处罚法是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依据处罚与教育相结合、过罚相当等基本原则,对于故意扰乱交通秩序、严重违法的行为,确实应该给予严厉处罚。但对于轻微、对社会没什么危害性的违法行为,若事事都处罚,会加大交通运输从业人员负担,反而不符合规范市场秩序、更好地促进社会稳定等执法理念的要求。同时,也会降低违法行为人受到行政处罚后的耻辱感,达不到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目的。
这段文字讨论的问题是:
A如何让违法行为人感受到执法的温度
B如何科学认定轻微违法行为
C是否应对所有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D处罚标准是否应作出调整
政道教育参考答案:
1.文段开篇引用观点指出技术文本和政治文献的机器翻译有望替代人工翻译,随后分析机器翻译的原理,尾句利用“通过”提出对策说明如何提高机器翻译的准确率。以此来强调首句的观点,故文段主要强调为什么机器翻译能够取代人工翻译,因此反驳了A项“机器翻译不可能取代人工翻译”的观点,A项当选。
B项,文段没有对“文学翻译”和“技术文本翻译”的难度作比较,无中生有,排除;
C项,文段没有提到机器翻译“流畅性”,无中生有,排除;
D项,文段没有提到“人工翻译和优化的辅助”,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文段开篇指出历史上人们通过“预测”来满足自己对未来的好奇心,但这些预言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紧接着通过“迥然不同”指出在自然发展历史上,科学家们给出的预测与前文所述的“神秘预测”并不相同,并通过列举古希腊、中国古代的例子论证这些预测是通过观测和规律总结出来的,故文段强调的是古代科学预测是基于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对应C项。
A项,文段重点强调古代科学预测是基于对自然规律的总结,该项中“其实就是猜测”的表述与文段核心相悖,排除。
B、D两项,“日月食预测”“大量的成功案例”均对应文段举例部分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A项,“我国第一套监测山区河流水沙的系统”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B项,“为灾害预警提供数据支撑”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C项,根据“能匍匐在水流很急的水底”可知,“自行漂浮在水中”表述错误,且“全流域”无中生有,排除;
D项,根据“对青藏高原河流沉积物来源、组成及从搬运动力过程开展超高时间分辨率定量化研究中”以及“实现对河流水文特征及动力条件的分钟级连续观测”可知,表述正确,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4.文段开篇交代背景,指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能够被称为“全球系统”的四大定位系统,并说明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展示国家综合实力。接下来通过“首次”强调中国的北斗系统在技术上取得的突破,即“首次实现了混合的异构星座部署”,并对此展开详细的解释说明。尾句通过“既能······同时······”概括北斗系统对全球和中国本土的定位功能,并通过两个程度词“更”强调其对于本土能够提供更强大的服务,故文段为分-总结构,旨在强调北斗系统与其他定位系统相比,其技术上的优势在于不仅可以覆盖全球,而且可以为本土提供更强大的服务,A项“‘牛’在哪里”可以体现北斗系统的功能之强大,可以概括文段中心,当选。
B项,该项缺少核心话题“北斗”,主题词错误,排除;
C项,文段并非重在对比北斗与GPS二者之间的优劣,而是通过对比包括北斗、GPS、GLONASS、伽利略定位系统在内的“全球系统”,强调北斗系统的功能强大,排除;
D项,“引领未来变革”无中生有,文段未体现对未来变革的作用,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5.文段首句指出“行政处罚”的目的是什么,接着指出对于故意扰乱交通秩序、严重违法的行为需要进行严厉处罚,然后由转折关联词“但”强调对于轻微的违法行为不一定要处罚,后文通过列举轻微违法行为处罚的两方面危害进一步论证了前文观点。故文段讨论的是对于严重的违法行为需要处罚,而对于轻微的违法行为不一定要处罚,对应C项。
A项,“执法温度”文段并未体现,无中生有,排除;
B项,文段讨论话题为“是否所有违法行为都要处罚”,而非强调“如何科学认定轻微违法行为”,偏离文段核心话题,排除;
D项,文段讨论话题为“是否所有违法行为都要处罚”,而不是讨论“调整处罚标准”,偏离核心话题,且缺少文段主题词“违法行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政道教育 | 人事考试资料网 | 政道名师 | 安徽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选调生 | 大学生村官 | 三支一扶 | 教师 | 遴选
政道教育 版权所有 安徽事业单位考试 安徽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 2018-2023 ahrsksw.net 皖ICP备180125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