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土损失,亦称水土损失。水土流失是不利的自然条件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互相交织作用产生的。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存在水土流失的是( )。
A.某地在一次暴雨后发生泥石流
B.某些地区在强风作用下逐步沙漠化
C.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变成沙砾
D.黄河将高原大量的泥沙挟带至下游
2.广义而言,集体记忆即是一个具有自己特定文化内聚性和统一性的群体对自己过去的记忆。这种群体可以是一个政治宗教集团、一个地区文化共同体,也可以是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国家。这种记忆可以是可以分散的、零碎的、口头的,也可以是集中的、官方的、文字的,可以是对最近一个事件的回忆,也可以是对远古祖先事迹的追溯。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集体记忆的是( )。
A.我国广泛流传的大禹治水的传说
B.某市宣传地方旅游资源的记录片
C.某政府机构关于某项工作的文件汇编
D.我国某大学内介绍邻国历史的教材
3.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为他人保管的财物或者其他遗忘物、埋藏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交还的行为。根据以上的定义,下面哪种行为是典型的侵占罪?( )
A.某甲的朋友某乙到某甲家中做客。酒后某乙将自己的内有价值1.2万元的手包忘在某甲的家中,返回寻找时某甲称未曾看到此包
B.某一中外合资企业的会计利用其经手公司财务的便利,将公司的一笔2万元的收入转借给其好友,但是好友由于生意不好而未归还
C.一位中年男子由于手头拮据,在一天晚上到其邻居家串门时,顺手拿走一条价值5000元的项链
D.王某几年前向朋友刘某借用1万元,多年后一直忘记归还
4.所谓负概念,是与正概念相对而言的。正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负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负概念与正概念二者所反映的对象合起来构成一定的范围,此范围在逻辑学上称为该概念的论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负概念的是( )。
A.未成年人
B.非金属
C.非党员
D.非洲
5.求助者有两种求助动机:执行性求助和工具性求助。前者是自己不作任何尝试或努力,只想知道答案或让他人代自己完成任务;后者是借助其他人的力量以达自己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的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工具性求助的是( )。
A.妈妈为五岁的小明报了很多兴趣班,小明在兴趣班中结识了许多新朋友
B.家教老师耐心讲解了这道题的思路和原理后,小斌还是请老师直接给出答案
C.综合了多家咨询机构提供的意见,小峰拟定了符合自身条件的出国学习规划
D.小文每次阅读英语文章遇到生词时都会查阅电子词典,掌握生词的读音和意思
政道教育答案与解析
1.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土地表层侵蚀、水土损失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C项岩石不属于土地表层,只是简单的风化作用,不存在水土流失,是答案。
A项泥石流属于水土损失;B项沙漠化属于土地表层侵蚀;D项高原泥沙属于水土损失。A、B、C均符合定义关键词,都存在水土流失。
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群体”,“自己过去的记忆”。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中的广泛流传的大禹治水的传说,完全符合关键词,因此属于集体记忆;B中的旅游资源的记录片,C中的某项工作的文件汇编,都不是对过去的记忆,不符合关键词“自己过去的记忆”,因此均不属于集体记忆;D中的介绍邻国历史的教材,是对别人的过去的记忆,不符合关键词“自己过去的记忆”,因此不属于集体记忆。综上,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A
解析: 根据定义可知,侵占罪的关键信息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和“将为他人保管的财物或者其他遗忘物、埋藏物占为己有”,A项符合定义。B、C两项的客体不属于“为他人保管的财物或者其他遗忘物、埋藏物”,排除;D项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4.答案: D
解析:
根据负概念的关键信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与正概念二者所反映的对象合起来构成一定的范围”,很容易判断出本题答案选D。
5.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由题干可知,执行性求助和工具性求助都是因为自身需要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执行性求助关键词强调“自己不作任何尝试或努力”;工具性求助关键词强调“借助其他人的力量”、“自己解决”。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中妈妈为小明报兴趣班,没有体现妈妈的目标或遇到的问题,不符合定义要件;B中小斌自己不作任何尝试或努力,只想老师给出答案,符合执行性求助;D中小文每次都借助工具来掌握生词,不是由自己解决,不符合定义要件。C中小峰借助多家咨询机构提供的意见,自己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出国学习计划,符合工具性求助的两个要件。故正确答案为C。
政道教育 | 人事考试资料网 | 政道名师 | 安徽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选调生 | 大学生村官 | 三支一扶 | 教师 | 遴选
政道教育 版权所有 安徽事业单位考试 安徽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 2018-2023 ahrsksw.net 皖ICP备180125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