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对反义词:也称极性反义词。这类反义词在意义上互相对立,肯定甲必否定乙,肯定乙必否定甲;但是,否定甲不一定就是肯定乙,否定乙也不一定就是肯定甲。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相对反义词的一组是( )。
A.生—死
B.曲—直
C.多—少
D.有—无
2.群体压力是群体对其成员的一种影响力,它是指当成员的思想或行为与群体意见或规范发生冲突时,成员为了保持与群体的关系而需要遵守群体意见或规范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它使成员倾向于作出为群体所接受的或认可的反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形是群体压力造成的是( )。
A.在下任校长评选的投票过程中,小王将选票投给了学校里人缘最好的候选人
B.学生会组织旅游,小明本不喜欢参加这种活动,但同宿舍的其他同学都报 名参加了,并且让他一同参加,于是小明不得不报了名
C.小芳不爱喝牛奶,却在父母的要求下每天都喝一杯牛奶
D.工作时,小刘都会采用不同于他人的方法,即便其他人有更好的方法,他也 依旧我行我素
3.行政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基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请求,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判决,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属于行政诉讼的是( )。
A.某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因酒后发疯打伤一人,被告上法庭
B.两个国营企业因为经济纠纷而打官司
C.人大代表对某行政法规的合理性提出怀疑,并提交修改意见
D.某地公民因乡政府违章占用耕地,而对其提出控诉,要求给予赔偿
4.强迫障碍,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强迫观念是以刻板形式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的思想、表象或意向。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对患者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的或多余的;患者意识到这些都是他自己的思想,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恼。
根据定义,以下可能属于“强迫障碍”的是( )。
A.张奶奶老是一个劲的叨念着:我儿子就要回来了
B.老李锁上门后又打开进去检查一遍再锁门……如此循环三次才放心离开
C.虽然已经打了三次电话了,赵某还是不放心,于是再一次拨通电话
D.明明已经确定带了那本书,小黄在路上还是忍不住检查好几回
5.目前主流看法是,导致气候变化的过量碳排放,是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低碳生活”是指要减少导致气候变化的过量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倡导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的生活方式。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个行为不属于低碳生活( )。
A.建筑中使用中空玻璃
B.轿车定期更换机油
C.使用一次性纸杯
D.周末,某大学有越来越多的同学步行回家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在意义上互相对立”、“否定甲不一定就是肯定乙,否定乙也不一定就是肯定甲”。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C项多和少构成反义词,符合“在意义上互相对立”,否定多不一定就是肯定少,否定少不一定就是肯定多,符合定义。而A项生和死之间非生即死,B项曲和直之间非曲即直,D项有和无之间非有即无,不符合“否定甲不一定就是肯定乙,否定乙也不一定就是肯定甲”。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B
解析: 群体压力发生在成员的思想或行为与群体的意见或规范发生冲突的时候。A项并未有冲突产生,不符合定义。B项小明本不喜欢旅游,但大家都让他参加,于是他最终报了名,是由于群体压力造成的,符合定义。群体压力是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C项显然不符合这一点。群体压力使成员倾向于作出为群体所接受的或认可的反应,D项中,小刘并未因他人的意见而改变自己的想法,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B。
3.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的关键词有:主体是“人民法院”,客体是“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 的合法性”,D选项中“乡政府违章占用耕地”属于行政机关具体的行政行为。而A选项中“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酒后伤人”,B选项中“经济纠纷”都不属于行政机关的行为,C选项中“行政法规的合理性”不属于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以选择D选项。
4.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该定义中的关键词为“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的或多余的”,“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张奶奶的念叨传达的是她对儿子的思念,并非没有现实意义;B项,老李一再开门、锁门进行检查,是为了确保不出意外,也是有现实意义的;C项,因为不放心才继续拨通电话,说明赵某拨通电话是有现实意义的;D项,小黄已经确定带了书了,就没有必要再检查了,但他还是“忍不住”检查,“忍不住”体现了“想摆脱却无能为力”,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定义中强调”减少过量的碳排放“、”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等。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B、D项的措施和行为,都可以减少碳的排放,符合定义;C项不是适度的“用”行为,属于一种浪费行为,与定义相悖。故正确答案为C。
政道教育 | 人事考试资料网 | 政道名师 | 安徽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选调生 | 大学生村官 | 三支一扶 | 教师 | 遴选
政道教育 版权所有 安徽事业单位考试 安徽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 2018-2023 ahrsksw.net 皖ICP备180125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