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学校计划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就陈老师和林老师是否担任夏令营带队老师,几个家长纷纷猜测:
甲:如果陈老师没去带队,林老师肯定也没去
乙:陈老师是这个夏令营活动的策划者,她一定会去带队
丙:你们等着看吧,陈老师和林老师至少有一个人会去
丁:我认为林老师会去带队,陈老师要回家探亲不会去
结果发现其中两个家长猜对了,两个家长猜错了,请问猜对了的是:
A 甲和丁
B 甲和乙
C 乙和丙
D 丙和丁
2、(单选题) 警方在确认嫌疑人时常让目击证人在几个人的照片中进行指认。一般而言,指认同一个人有罪的证人数目越多,这个人真正有罪的概率就越大。但是,如果众多的目击证人都同时指认出同一个嫌疑人,则这个指认结果反而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大部分证人只在犯人落荒而逃的时候匆匆瞥了他们一眼,因此在指认时错误的概率很高。在这种情况下,证人指认的结果存在不一致才是正常的。众多证人的指认一致,说明很可能存在其他原因导致了这一指认结果。
下列选项中的逻辑推断方式与题干不同的是:
A 某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无论驾驶年限多长,车检时的尾气排放检测结果均远低于国家标准。因此检测机构认为,该公司为生产的所有汽车都加装了尾气检测作弊设备
B 两支篮球队实力相近,以往多次比赛两队的比分都很接近。但近期的一场比赛中,其中一支球队以大比分获胜。因此有球迷认为,这场比赛受到了操纵
C 某国古代法律中规定,如果所有法官都一致认为嫌疑人有罪,该嫌疑人反而会被赦免
D 某科研人员向学术期刊投了一篇文章,里面的所有研究数据非常完美地支持了他提出的研究假设,该期刊编辑因此认为这篇文章数据造假,将文章退回
3、(单选题) 某单位组织职工分小组进行摘草莓趣味比赛,甲、乙、丙3人分属3个小组。3人摘得的草莓数量情况如下:甲和属于第3小组的那位摘得的数量不一样,丙比属于第1小组的那位摘得少,3人中第3小组的那位比乙摘得多。
若将3人按摘得的草莓数量从多到少排列,正确的是: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甲、丙
D 丙、甲、乙
4、(单选题) 过分密集的城市布局不仅容易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也不符合生态美学的要求,因此,城市建设应尽可能拉开布局,合理地间隔各城市组团,使城市看起来舒缓有序,不拥挤、不杂乱。
以下和该论证过程的逻辑最为类似的是( )
A 只有有趣的故事和通俗理论相结合,才能吸引人,让人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爱上科学。所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科普也可以很有趣
B 中小学课业负担太重,是影响中小学生快乐健康成长的大问题。所以,要将课业减负进行到底,扫除线上培训等减负盲区
C 天文学的起源与文明的起源大致处于同一时期。因此,追寻天文学的起源,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把握文明诞生和发展的脉络
D 律师队伍事关群众对法治的需求,也与一个地方的竞争力直接相关,所以,完善的法律服务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城市吸引力的重要标尺
政道教育参考答案:
1.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
第二步,找关系。
(1)甲:非陈→非林;
(2)乙:陈;
(3)丙:陈或林;
(4)丁:非陈且林。
甲说的“非陈→非林”和丁说的“非陈且林”为矛盾关系。
第三步,看其余。
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定一真一假”及题干的真假限定,可知乙和丙所说的两句话必定一真一假。假设乙说的“陈”为真,则丙说的“陈或林”也一定为真,则乙的猜测必为假,丙的猜测必为真;可知陈老师未担任带队老师,林老师担任了带队老师。再根据且命题真假特性“全真即真”,丁的猜测“非陈且林”为真,由于甲丁二者所说的为矛盾关系,则甲的猜测为假。因此,猜测为真的是丙和丁。
因此,选择D选项。
2.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逻辑推断方式与题干不同”,确定为平行结构选非题。
第二步,分析题干结构。
题干结构为:若所有的结果都相同,则这个结果反而是值得怀疑的。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根据“车检时的尾气排放检测结果均远低于国家标准”,得到结论“该公司作弊”,即所有的结果都相同,则这个结果反而是值得怀疑的,与题干结构一致,排除;
B项:多次比赛两队的比分都很接近。但近期的一场比赛中,其中一支球队以大比分获胜,这不是所有的结果都相同,与题干的结构不一致,符合;
C项:根据“所有法官都一致认为嫌疑人有罪”,得到结论“该嫌疑人被赦免”,即所有的结果都相同,则这个结果反而是值得怀疑的,与题干结构一致,排除;
D项:根据“文章里面所有研究数据都非常完美地支持了他提出的研究假设”,得到结论“这篇文章数据造假”,即所有的结果都相同,则这个结果反而是值得怀疑的,与题干结构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3.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第3小组”出现频次较高,考虑使用最大信息法。
根据“甲和属于第3小组的那位摘得的数量不一样”,可知:(1)甲不属于第3小组;
根据“第3小组的那位比乙摘得多”,可知:(2)乙不属于第3小组,且第3组>乙;
综合(1)(2)可得:丙属于第3小组。
根据“丙(第3小组)比第1小组的那位摘得少”,可得:(3)第1组>丙(第3组);
综合(2)(3)可得:第1组>第3组(丙)>乙;
故可得:甲是第1组,乙是第2组,且三人从多到少的顺序为:甲、丙、乙。
因此,选择B选项。
4.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论证过程的逻辑最为类似”,确定为平行结构。
第二步,分析题干。
论证过程为:A(过分密集的城市)有不好的作用B(热岛效应、不符合城市美学的要求),因此,要¬A(城市建设尽可能拉开布局等)。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只有A(有趣的故事和通俗的理论结合),才B(吸引人),所以A,与题干结构不同,排除;
B项:A(课业负担重)有不好的作用B(影响小学生成长),所以,要¬A(课业减负进行到底),与题干结构相同,符合;
C项:A(天文学起源)和B(文明起源)大致同一时期,所以,可以由A把握B,与题干结构不同,排除;
D项:A(律师队伍)有良好的作用B(事关群众对法治的需求、与竞争力相关),所以,要完善A,与题干结构不同,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政道教育 | 人事考试资料网 | 政道名师 | 安徽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选调生 | 大学生村官 | 三支一扶 | 教师 | 遴选
政道教育 版权所有 安徽事业单位考试 安徽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 2018-2023 ahrsksw.net 皖ICP备180125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