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文字功底扎实,大致意思是要求学者能较好地掌握研读经典和撰写论文所需要的语言文字。这一点具有普适性,而对于研究传统文化或西方文化、印度文化的学者来说尤其重要。没有扎实的古文字功底,不熟练掌握英语、梵文等外语,仅从白话本、汉译本这些第二手资料入手来做学问,固然也可以取得一定的学术成果,但不大可能成为学术大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掌握古文字和外语是搞好学术研究的前提
B.占有第一手资料才能取得突出的学术成果
C.正确解读语言文字是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
D.语言文字功底影响学术研究的深度与水平
2.新疆库车与敦煌相距两千多公里,在古代,前者属多民族聚居区域,后者却是汉民族聚居区域。但是2007年在库车县城的改建过程中,发现了一批过去在新疆从未发现过的汉式古代墓葬。它们属于魏晋时期典型的汉式墓葬形式,在构筑方式、用材规格、雕砖风格、出土遗物等方面,与近年发现的甘肃敦煌佛爷庙湾墓地魏晋时期的墓葬尤为相似甚至相同,与甘肃河西地区的同时期墓葬也大同小异。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
A.2007年在库车和敦煌均首次发现了汉式古代墓葬
B.魏晋时期汉式墓葬形式在库车地区比较流行
C.魏晋时期库车墓葬形式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
D.魏晋时期河西地区具有多种墓葬形式
3.当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角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在视知觉中,知觉的恒常性十分明显。比如: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扇门,人们仍然把它知觉为同一扇门,这就是形状恒常性。一个人由近及远而去,但是人们并不会认为这人在慢慢变小,这是大小恒常性。煤块在日光下反射的光亮是白墙在月色下反射的光量的>5万倍,但我们估然看到煤是暗的,但人对它颜色的知觉不变,这是颜色恒常性。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知觉恒常性是相对的
B.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
C.视知觉的恒常性最为明显
D.视知觉恒常性的各种表现
4.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决定首先在广东、湖北、辽宁、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杭州、厦门、深圳、贵阳、南昌、保定8市正式启动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18日在京召开会议,要求上述试点地区应加快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成中国低碳发展的先行区和实验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低碳试点工作的开展,将能够帮助中国积累在不同地区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的有益经验。
为上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恰当的一项是( )。
A.5省8市将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B.中国将在不同地区推广低碳绿色发展的有益经验
C.国家发改委建议建设中国低碳发展的先行区和实验区
D.5省8市率先启动低碳试点工作
5.我们常说:无知者无畏。这是一种贬义的说法。但是,有时候,正是由于不知道面临着怎样的情况,我们才会无谓的去面对生活,也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但是一旦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处境,我们反而会被自己的心灵限制住,而无法成功战胜那些本来可以客服的困难。任何时候,都不要被自己内心的恐惧震慑,这才是成功的开始。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不相符的是( )
A.无知者未必无谓
B.恐惧来自我们的内心
C.清楚自己的处境不一定是好事
D.战胜内心的恐惧才可能取得成功
政道教育答案与解析
1.答案: D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为隐含主旨题。
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提出语言文字功底的重要性,接着从反面进一步进行解释说明,可见作者意在强调语言文字功底影响学术的水平和深度。A项错在是”掌握研读经典和撰写论文所需要的语言文字“,并非古文字和所有外语。B项错在掌握第二手资料也可以取得一些学术成果。C项中”文化研究“只是作者举的例子,并非主旨要探讨的问题。
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C
解析: A项中的“在敦煌首次发现”在原文中没有体现,无中生有。B项中的“比较流行”同样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提到在库车地区发现了“一些”汉式古代墓葬,并没有指出有多少,因此不能体现“流行”。D项“多种墓葬形式”在原文也无从体现。
3.答案: B
解析:
文段开篇提出什么是知觉恒常性,紧接着文段举例说明知觉恒常性的各种表现,均是为了说明什么是知觉恒常性。文段的行文脉络为>“总——分”结构,归纳出文段的主旨句是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4.答案: D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标题选择题。
材料第一句话点明了此新闻的主要内容,之后再具体介绍相关情况,所以第一句是主旨句,对此句的概括就可以做标题,D项正是对主旨句的概括,当选。
新闻标题应当具有简洁有力而又概括全面的特点,A项啰嗦,且没有说出“试点”的意思;BC项都是相关的具体情况,是围绕D项观点的进一步补充说明,所以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 A
解析: A项观点与原文论述观点相悖;B项“我们反而会被自己的心灵限制住”可得;C项“但是一旦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处境,我们反而会被自己的心灵限制住”可看出;D项最后一句话可以推出。
政道教育 | 人事考试资料网 | 政道名师 | 安徽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选调生 | 大学生村官 | 三支一扶 | 教师 | 遴选
政道教育 版权所有 安徽事业单位考试 安徽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 2018-2023 ahrsksw.net 皖ICP备180125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