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动”这个词,两个字都含有一个“云”,而且,“云”开始“走”了就是“运”,“云”跟“力”挨在一起就“动”了。“动”是云朵的自然状态,所以歌唱“天边飘过一朵故乡的云”;云一直在“动”,到了一定的程度,它们就爆发出“力量”,即使这一秒是晴天,下一秒也要普降大雨。这样的解释肯定贻笑大方,但“运动”确实能积蓄力量。“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三者之间是递进关系,更是因果关系。
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是( )。
A.运动名词解释
B.运动的意义和作用
C.运动就是这样充满了魅力
D.运动、健康、幸福之间的关系
2.现代社会似乎热衷谈论“大师”,越没有“大师”的时代越热衷于谈论“大师”,这也符合物以稀为贵的市场原则。但“大师”,尤其是人文类的“大师”,一定是通人,而不仅仅是“专家”。但人为的学科分割,根本不可能产生“大师”,只能产生各科“专家”。学术文化真正的全面继承与发展,靠的是“大师”而不是“专家”。“专家”只是掌握专门知识之人,而“大师”才是继往开来之人。缺乏“大师”,是学术危机的基本征象。
这段话支持的观点是( )。
A.没有“大师”,社会就不可能进步
B.社会关注错位,并不存在所谓的“大师”
C.人为的学科分割导致了社会缺乏“专家”和“大师”
D.“专家”不一定是“大师”,而“大师”必须是一个“专家”
3.黄种人倾斜的凤眼可能与亚洲中部地区多风沙有关,因为这种结构可以保护眼睛。就像白种人的头发呈亚麻色,还有点透明,这样容易使头皮吸收太阳光的热量,从而适应高纬度地区的严寒;黑人的头发更黑更卷,则有利于阻隔太阳光带来的热量,保护大脑。
这段文字谈论的是( )。
A.各色人种的外表特征
B.各色人种外表特征之间的差异
C.人类的长相保护着人类自己
D.人类的外表特征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产物
4.人生所能有的成就有三:学问、事功、道德。历史上最成功的人是历朝的太祖高皇帝,刘邦因为项羽的不行而成功。如果项羽比他更行,他决不会成功。学问是个人之事,成功则与他人有关。康德成为大哲学家,并不因为英国没有大哲学家。而希特勒的能够横行,却是英国的纵容和法国的疏忽所致。历史上有些人实在配称英雄,可是碰到比他更厉害的人,却失败了。有的人原很不行,可是碰着比他更不行的人,反能成功,所谓“世无英雄,遂令竖子成名”。
上述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
A.历朝开国皇帝是最成功的人
B.事功方面的成就靠命运的成分大
C.康德比希特勒更成功
D.学问的成就主要靠个人努力
5.一位大师想选择衣钵传人,便吩咐徒弟外出捡拾一片最完美的树叶。 不久,大徒弟回来了,递给师父一片不是很漂亮的树叶,说:“这片树叶虽然并不完美,但却是我看到的最完整的。” 二徒弟在外面转了半天,最终空手而回,对师父说:“我见到了很多树叶,但怎么也挑不出完美的。” 最后,大师把衣钵传给了大徒弟。 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完整的人。一个完整的人,一定有优点也有缺点。既然如此,就得学会接纳自己的长处,也接纳自己的短处;接纳他人的优点,也接纳他人的缺点。 在接纳与欣赏的过程中,我们会得到最大的释放与自由,以更宽阔的心胸,包容身边的每一个人。
对以上文字准确的概括是( )。
A.衣钵传人
B.完美与完整
C.要以宽阔的心胸,包容每一个人
D.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完整的人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B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文段先给出了“运动”的一种解释,而后通过“但”字表明“运动确实能积蓄力量”,说明运动、健康、幸福生活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以文段的主旨是运动的含义和作用,正确答案为B。
A、D选项分别只说明含义和作用,不够全面,其中D选项是隐含主旨。C中“魅力”一词没有点名运动的意思,空洞。
2.答案: D
解析:
原文中“‘大师’一定是通人,而不仅仅是‘专家’”一句得出D选项。本题比较有特色,有点像细节理解题的命题思维,这是国考未改革之前的一种命题特色,考生在复习时可以有针对性的练习。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纠错
A项表述过于绝对,予以排除。根据作者对于“大师”的态度可知,作者是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大师”存在的,因此可以排除B项。C项表述错误,并非缺乏“专家”,而是缺乏“大师”。
3.答案: D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
题干谈了黄种人的眼睛、白种人的头发、黑种人的头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即人类的外表特征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产物,故正确答案是D项。
各色人种的外表特征只是文段中的一部分,A项错误。B项各色人种外表特征差异并不是重点。C项属于干扰项,虽然能看出人的长相保护者人类自身,但也不是文段强调的重点。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 B
解析:
由提问可知为表面主旨题。
文段主要论述了“事功”,通过刘邦、康德、希特勒的例子可知,事功多与他人有关,人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受当时的对手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与个人努力关系不大。而自己主观以外的,可归纳为靠命运的成分大一些。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C
解析:
根据提问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文段先描述了一个故事,然后对故事说明的道理进行了总结,最后一句为文段的主旨句:>在接纳与欣赏的过程中,我们会得到最大的释放与自由,以更宽阔的心胸,包容身边的每一个人。关键词为“包容”,故正确答案为C。
A选项只是作为故事引出哲理。>B、D选项中的完整和完美是让我们学会包容的原因。
政道教育 | 人事考试资料网 | 政道名师 | 安徽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选调生 | 大学生村官 | 三支一扶 | 教师 | 遴选
政道教育 版权所有 安徽事业单位考试 安徽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 2018-2023 ahrsksw.net 皖ICP备180125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