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
材料一:
A城市频频发生盗窃案,比上一年增长了几个百分点。政府为了应对采取措施,邀请市民帮助抓捕扭送,捉拿逃犯,悬赏金额共500万,每次奖励市民5000~50000元。
材料二:
对此,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到年底是各地盗抢案件的高发期,警方出台此项措施,意在发动更多的力量维护社会治安,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措施;一名基层派出所的民警说道,入室盗窃案多发生在凌晨,要么当时没被发现,要么被发现后抓不住,破案率很低。如果能发动更多的市民参与,形成一呼百应之势,肯定能震慑犯罪。也有人认为,盗窃案件这么多,光靠有限的公安来维护社会治安确实很难。而与犯罪分子做斗争,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即使没有奖金,也要在别人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
材料三:
而有的市民则持反对态度。市民王女士认为,有些事情不是钱能解决的,毕竟人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没有经过培训的居民和犯罪分子做斗争是有风险的。而警方将这种风险转嫁到市民头上,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还有人认为,“如果大家都来抓贼,还要警察干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警察的职责就是维护老百姓的安全,因为他们受过专业的训练,而且还领着纳税人的钱。发动老百姓维护社会治安,应该是制度不健全、社会动荡时期的土做法。还有居民认为,见义勇为本是件好事,如果硬与金钱挂上钩,就失去了见义勇为本身的意义,即使抓到贼也不应该去领赏钱,因为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警方应该把这笔钱用到破获大案上。
【问题】
1.对于该政府的这种措施,你是支持还是反对,请陈述个人观点,并给出3条理由。每个人陈述时间为3分钟。
2.自由讨论30分钟,统一观点,并给出3条理由,按照重要性排序。
【政道教育参考答案】
这道无领导小组讨论试题分为两个小问,第一问属于开放式问题,要求考生对于材料中的政府措施表明自己的观点,并给出理由。作答此题,考生可以参考结构化面试中的时政热点问题的作答方法来回答本题,在立足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适度引申。
首先,材料二中列举的支持观点一和观点二都属于借助社会的力量,打击窃贼的嚣张气焰,维护社会的稳定。其实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更重要的是刺激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小偷看了之后心里会发慌。群力群防,是很有道理的。大家都携起手来,社区会更安全。观点三则是从道德的角度出发,面对盗贼行凶,市民有义务与犯罪分子做斗争,而不是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考生在从支持的观点答题时需要注意,与犯罪分子做斗争时,不代表必须采取硬碰硬的方式,可以采取举报、协助警方抓捕的方式,以此来保护自己。
除了材料中的观点,这里我们额外给出几个思路供考生参考。第一,政府鼓励市民参与抓贼行动,弘扬了社会正气,需加大引导宣传,以智取为主,不要加大无谓的伤亡;第二,站在民众和社会自治角度看,“市民抓贼”也是一项正当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还设有专门的正当防卫条款;第三,政府鼓励市民参与抓贼,这里的“参与”可以理解为提供线索,不一定要亲身抓捕市民,市民提供的多重线索对于案件的侦破有积极的作用。
其次,考生也可以从反对的观点出发。材料三中的反对观点主要是从市民不具备与犯罪分子搏斗的能力角度出发,认为市民在抓贼过程中有可能受到伤害。盗窃案频发主要是因为警力不足,拿百万现金用于奖励市民抓贼,不如用在增加警力和治安防范机制上。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入室盗窃犯罪的可能性,形成长久有效的机制。
除了材料中的观点,这里我们额外给出几个思路供考生参考。第一,在法治社会,即便是警察抓人也需要出示执法证件并通过法定程序,而普通市民如果为了获取奖金就去抓人,无异于用一种违法行为去打击犯罪。第二,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因此不排除这一措施短期内“成效显著”,但是“抓贼”往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生命风险,要消除这种担心,需要通过建立一个完善严密、常态制度化的权利救济补偿通道机制来现实。第三,“警力不足”的原因有可能是警力资源被不合理占用、警力分布结构不合理、当前警察经费往往没有列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等现实情况,也是形成“警力不足”的一个重要背景。
最后,不论考生选择从哪个角度出发,都要立足于材料分析问题,指出自己的观点。其实不论有没有物质奖励,市民在面对盗贼行凶时,都有义务与犯罪分子做斗争。但是在抓贼时更应量力而行,不鼓励、不提倡市民与犯罪分子硬碰硬,应灵活处理。重金之下的抓贼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必要的捉拿本领才行,毕竟公安民警才是打击犯罪的主力军。警察抓贼是职业要求,而民众抓贼是道德素质的体现,适当的奖励是应该的,国家的受伤救治保障也是必须的。但是过多的物质刺激会背离社会正常的发展趋势,因此,应审慎地进行公开宣示。
第二道题目属于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多项选择式问题中的排序题。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在排序时最重要的是人民的生命安全,其次才是材料中热点问题的解决,最后是对问题的补充。
政道教育 | 人事考试资料网 | 政道名师 | 安徽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选调生 | 大学生村官 | 三支一扶 | 教师 | 遴选
政道教育 版权所有 安徽事业单位考试 安徽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 2018-2023 ahrsksw.net 皖ICP备180125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