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
当代青少年是名副其实的“网络一代”,孩子熬夜玩网游、背着父母偷偷刷卡充值、看直播打赏主播十几万……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闻,也不时见诸报端,因沉迷引发的种种问题也备受热议。对此,你怎么看?
解析
1.概括话题,表明主要态度。
伴随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已经互嵌交叠而难以分离,这是不可避免的时代趋势。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成年人认识世界、日常学习、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未成年人触网年龄和触网率更是呈现出明显的“一低一高”特征,随着网络游戏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网络游戏向未成年群体的渗透正在加速。但是,目前来看,网络沉迷已经成为影响未成年人成长的严重问题,理应引起社会和有关部门的重视,给广大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上网环境。
2.阐述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现象的现状、危害。
《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中经常上网玩游戏的比例达到61%,在未成年网民上网经常从事的各类活动中位居第三,仅次于网上学习和听音乐。优质的网络游戏、直播和短视频以及网络环境,能给未成年人带来的积极意义,能有效拓展青少年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能促进人与人的交往,使青少年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也能很好地激发自身潜能。
但是,不管是网络游戏还是直播、短视频应用,正在占据未成年网民越来越多的时间,长时间沉迷一些网络娱乐应用,非常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大额充值、打赏等虚拟消费行为,还会给家庭带来财产损害,就具体针对未成年群体来说:
(1)在个人健康方面,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和互联网给青少年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如视力状况普遍不佳、不健康作息引发的各类亚健康等;
(2)在学习方面,挤占未成年人正常学习时间,不利于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生活方面,沉迷网络暂时逃避了现实的逆境和压力,但回到现实时会有更深的伤害感、无助感,易导致未成年人性格极端、心理偏执;
(4)在社会化方面,未成年人正处于社会化和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沉迷于网络中的虚拟刺激会弱化未成年人对现实亲情、正义感以及道德感的感知,也容易被错误价值观所误导。
3.阐述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现象原因。
(1)随着网络游戏行业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广泛普以及近年来短视频的蓬勃兴起,让互联网成为青少年使用最普遍乃至沉迷其中的娱乐方式。
(2)青少年涉世未深,心智还不成熟,自身自律性较弱,沉迷程度会逐步加深。
(3)家庭、学校、平台等各主体介入还不够。如家庭虽然有所察觉但无从下手;学校有效课程引导不足;一些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商纷纷推出“防沉迷系统”“青少年模式”,但有调查发现,仍有一些强制实名游戏产品未严格执行未成年人的实名认证程序,有的在使用未成年人身份实名登录时,并未出现健康时长提醒或予以强制退出,让网络平台的防沉迷措施形同虚设。
4.提出解决措施。
未成年人是家庭和社会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要多措并举解决好未成年人成长的网络沉迷的问题,为未成年人成长创造良好网络环境。
第一,加强网络政府部门监管整治力度。各主管部门重点对未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制度、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和打赏服务等方面要求的网络游戏企业或平台进行全面整治,对未经审批违法违规运营的网络游戏予以查处,对未采取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措施的予以限期整改,进一步推动网络直播和视频平台开发使用青少年网络防沉迷模式。
第二,平台自觉落实好管理责任。平台应着眼于长远发展和社会责任,真正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发挥防沉迷系统在实践中应有的作用,在推出的青少年防沉迷模式中避免简单粗暴,应当综合考虑功能限制、时长限定、内容审核、算法推荐等运行机制,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符合未成年人需求的框架体系。
第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协同、综合施策。如家长要主动和孩子协商约定上网时间和规则,为低龄孩子养成良好用网习惯,和高龄孩子保持主动沟通交流,提升孩子的自控能力,同时,家长也要规范自身网络运用习惯,为子女做好榜样;学校也不能生硬切断这些陪伴未成年人的娱乐方式,而是要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和自控能力,把安全上网纳入课堂教学,让青少年通过课程学习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杜绝上网娱乐时的不良行为与做法;重视发挥社会工作的作用,发挥学校和各类青少年基层组织的作用,借助各级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优势,为未成年人网络运用提供组织服务,为防治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开展探索。
政道教育 | 人事考试资料网 | 政道名师 | 安徽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选调生 | 大学生村官 | 三支一扶 | 教师 | 遴选
政道教育 版权所有 安徽事业单位考试 安徽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 2018-2023 ahrsksw.net 皖ICP备180125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