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保护主义是一种信念,是一种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强烈愿望。要实现这一愿望,就必须树立一种自然共同体的意识,即将人类在共同体中的征服者角色,变为这一共同体中的普通一员。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只有树立了这样的一种道德意识,人们才有可能在运用其在这一共同体中的权利时,感到所负有的对这个共同体的义务。这不仅依赖对自然本质的科学理解,也依赖在了解基础上建立起的对自然的感情。
这段文字最后一句话中的“这”指的是:
A热爱自然的感情
B自然共同体意识的树立
C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愿望
D对自然共同体的义务
2.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这段文字意在:
A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观念
B呼吁人民群众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
C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生之福祉
D揭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3.近代以来,史学界发展出几种“专门之学”,即简帛学、敦煌学、徽学、黑城学等,这些学问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出土或传世的文书,包括简帛文书、敦煌吐鲁番文书、徽州文书、黑城文书,时间跨度从战国秦汉直至明清。虽然这些研究的对象多是文书,中国却并没有自己的“古文书学”,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研究是随着出土或传世文书的不断发现而逐步扩大兴盛,却又各自为界。所以,只有在文书数量足够多、研究足够丰富、积累足够厚重、交流足够频繁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建立“中国古文书学”。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史学界怎样的研究状况?
A重考据轻分析
B重发展轻交流
C重理论轻实践
D重传统轻创新
4.庞大的劳动力供给支撑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人口红利。不过,人口规模并不必然转化为人口红利,还需要基本的文化素质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基础教育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制定了《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增加相关领域投入,从而保证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近年来,随着老龄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劳动力人口出现了规模缩减的迹象。为了在新的劳动力供给条件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推动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当前形势对提高人口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B教育是当前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C当前的经济发展需要释放人口红利
D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需夯实基础教育
5.太赫兹波具备微波和红外辐射所没有的独特属性。太赫兹波具有频率高、波长短且在浓烟、沙尘等环境中传输损耗少等“独门绝技”,可一眼“看透”墙体进而对房屋内部进行扫描,是复杂战场环境下成像寻敌的理想技术。虽然太赫兹波在大气中传输时易受各类气候条件影响,传输距离有限,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一“短板”恰恰成为太赫兹通信的又一技术“专长”。比如在遇到大气衰减时,太赫兹波的信号根本无法传播到敌人的无线电监听机构中,因此可实现隐蔽的近距离通信。
这段文字没有提到太赫兹波的:
A物理特性
B特殊优势
C应用场景
D发现过程
政道教育参考答案:
1.“这”出现在文段尾句,需要结合前文内容理解。
文段首先介绍了环境保护主义是一种愿望,并给出实现愿望的对策——要树立自然共同体的意识,接下来对其进行具体解释,继而通过“只有······才······”再次强调要树立自然共同体的意识,尾句出现“这” ,所以“这”指代的对象是“树立自然共同体的意识”,对应B项。
A项是尾句中“这”依赖的对象,而非“这”的指代内容,排除;
C项是第二句“这”的指代内容,和尾句指代词无关,排除;
D项对应“才”后的内容,即树立自然共同体的意识可能带来的结果,并非“这”的指代内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文段开篇指出民生之所好就是良好的生态,无论是发展经济还是保护生态环境均是为了民生的需求,随后通过“既要……也要”进行解释说明。后文通过“要”给出对策,并通过程度词“重点解决”引出文段重点,强调要以“民”为中心发展生态,只有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满足各个方面的民生需求,即强调“生态环境”对于“民生”的重要性,对应C项,“民生福祉”即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同义替换,当选。
A项,“基本观念”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且未提到“民生”这一核心话题,排除;
B项,“呼吁人民参与到文明建设中”文段并未提及,文段的重点在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民生的重要性,并非给“人民”提出对策与做法,与文意不符,排除;
D项,未提及文段主题词“民生”,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根据文段中提到的史学界发展出“专门之学”,却没有自己的“古文书学”,这些研究不断发现而逐步扩大,却各自为界,以及交流需逐步频繁,才能建立“中国古文书学”等信息可知,文段强调的史学界的研究情况为重发展而轻交流。
A、C、D三项中的考据分析、理论实践、传统创新在文段中并无体现。
故正确答案为B。
4.文段先指出庞大的劳动力形成了人口红利,随后通过转折指出人口规模转化为人口红利还需要基本的文化素质支撑。接下来进一步分析,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因教育投入增多,劳动力素质提高,但近年来劳动力人口出现了缩减,因此需要“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故文段重点在于分析近年来的形势,指出我国“需要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A项“新要求”概括了文段重点,当选。
B项,文段重点围绕人口红利的问题展开讨论,而非“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排除;
C项,文段指出在当前形势下需要“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并非仅仅释放人口红利,排除;
D项,强调夯实基础教育,而基础教育已无法应对最新形式,故表述错误,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5.根据“太赫兹波具有微波和红外辐射所没有的独特属性”及“频率高、波长短”可知,A项“物理特性”文段提及,排除;根据“在浓烟、沙尘等环境中传输损耗少等‘独门绝技’”及“这一‘短板’恰恰成为······‘专长’”可知,B项“特殊优势”文段提及,排除;根据“在浓烟、沙尘等环境中传输损耗少”及“是复杂战场环境下成像寻敌的理想技术”可知,C项“应用场景”文段提及,排除;D项,“发现过程”即太赫兹如何一步步被发现的,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政道教育 | 人事考试资料网 | 政道名师 | 安徽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选调生 | 大学生村官 | 三支一扶 | 教师 | 遴选
政道教育 版权所有 安徽事业单位考试 安徽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 2018-2023 ahrsksw.net 皖ICP备180125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