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①今天,世界上超过15亿人使用筷子,也就是说每五人中就有一人用筷子进餐。西方学者林恩·怀特等人根据取食方式,将世界文化一分为三,分别是手指取食、刀叉取食、筷子取食所构成的三大饮食文化圈。筷子取食方式主要流行在亚洲地区,筷子的发明地中国更是典型代表。
②但是在古代中国,筷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是主要的饮食工具,出现最早且被用作主要取食工具的是“匕”,是一种状如匕首、介乎刀和匙之间的餐具,长柄浅斗,像今天的汤勺。
③饮食史专家倾向于把食物分为两类:谷物类和非谷物类。以就餐而言,前者显然更重要,因为在许多地方,“吃一顿饭”通常就等于“吃了一种谷物”,无论是大米、小麦、小米还是玉米。在汉语中,“饭”泛指所有煮熟的谷物;在现代语境中,“饭”通常指的是“米饭”,也有可能指其他谷物煮熟的“饭”。这种表达方式,说明了谷物食品的重要性。在汉语口语中,非谷物类食物被称为“菜”,有时被称作“下饭菜”,有的方言中直接称为“下饭”。由此可知,“菜”的主要功能是辅助人们摄入谷物食品。
④在古代中国,“匕”之所以是主要的饮食工具,是因为中国人最初就是用“匕”来取用谷物食品的,筷子最初则是用来夹取非谷物类食品的。这两种配套使用的餐具,在文献中被称为“匕箸”,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勺子和筷子”。在“匕箸”的表述中,“匕”在前,“箸”在后,显示出勺子在进餐工具中的重要地位,从根本上说,显示的是中国古人食谱中“饭”与“菜”的主次关系。今天在朝鲜半岛,我们仍能看到这种饮食传统的延续。就像中国古代的饮食习俗,朝鲜或韩国人通常用勺子取食谷物食品(即米饭),而用筷子夹取非谷物类的食品。
⑤古代中国人和今天朝鲜半岛居民用勺子和筷子来进食,反映了饮食和文化的双重影响。从上古到唐代,中国北方以及朝鲜半岛的主要粮食是小米。这是一种适合该地区气候的作物,既耐寒又抗涝。不过小米烧熟之后不像有黏性的稻米易于团成块状,因此更适合煮成粥。根据中国礼仪文献,食粥用勺子更好,筷子则主要用于从有汤的菜中夹起食物,或夹取非谷物类的食品,是一种次于勺子的进餐工具。
⑥筷子的角色在汉代发生了变化,这与小麦粉制成的食品(如面条、饺子、煎饼和烧饼等)在此时开始变得日益流行有关。考古发现证明,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用臼和杵研磨谷物制作面条。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就是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发现的,其原料是小米,有超过四千年的历史。到了汉代,由人或动物带动的石磨逐渐普及。除了小米,中国人也开始研磨小麦。这可能是受到中亚文化的影响。在研磨成为一种广为接受的小麦加工方法之前,中国人煮食完整的小麦,即“麦饭”。至少在中国,小麦的食用经历了一个从“粒食”到“粉食”的过程。这一转化并非一蹴而就,因为在面粉出现之后,许多地区仍然保留了食用麦饭的传统,不过毫无疑问,是面粉把小麦变成了更受欢迎的谷物食品。到了唐代末年,即10世纪初,小麦已经变得非常重要,足以动摇小米在中国北方农作物中的霸主地位。
⑦而在南方地区,稻米从远古时代起就是主粮,南方居民可能很早就使用筷子来取食米饭和其他配食。在宋代,由于选用了来自越南的早熟新品种,水稻产量在中国南方和北方都得到很大提高。到了明代,水稻种植面积持续增长。此外,大约从明代甚至更早开始,人们渐渐采用了合食制,即大家一同坐在桌旁进食,筷子被用来夹取所有食物。于是,勺子渐渐丧失了原来取用谷物类食品的功用,而主要用来舀汤,从以前用来吃饭的“饭匙”变成了“汤匙”,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1.如果穿越回古代,根据本文,看不到下列哪一情景?
A东汉人用石磨将小麦研磨成粉
B战国时的秦兵以小米为食
C春秋时的晋人以箸为主要饮食工具
D清代人以合食方式聚餐
2.以下这段文字最适合放在原文的哪个位置?
要理解在古代中国,为何“匕”作为饮食工具比筷子出现更早也更为重要,我们需要仔细考察历史上中国人通常摄入的食物种类。
A①和②之间
B②和③之间
C③和④之间
D④和⑤之间
3.根据本文,促使筷子成为主要进餐工具的因素不包括:
A以小麦粉制成的食品的流行
B水稻早熟新品种的引入
C合食制逐渐普及
D麦饭替代小米粥成为主食
4.根据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麦的种植面积在唐代中期达到顶峰
B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面条以小米为原料
C勺子在清代转变为以舀汤为主的工具
D朝鲜半岛在唐代之前就以水稻为主食
5.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筷子是如何“后来居上”的
B何为“匕”,何为“箸”
C中国古代饮食习惯的变迁
D文化交流对饮食工具的影响
政道教育参考答案:
1.A项,根据第⑥段“到了汉代,由人或动物带动的石磨逐渐普及,除了小米,中国人也开始研磨小麦”可知,表述正确,排除;
B项,根据第⑤段“从上古到唐代,中国北方以及朝鲜半岛的主要粮食是小米”可知,战国时人们以小米为食,表述正确,排除;
C项,根据第④段“在古代中国,‘匕’之所以是主要的饮食工具······”及第⑥段“筷子的角色在汉代发生了变化”可知,在汉代之前,都是以“匕”为主要饮食工具的,故选项所述与文意不符,当选;
D项,根据第⑦段“大约从明代甚至更早开始,人们渐渐采用了合食制”可知,表述正确,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2.题干文字指出要理解“匕”比筷子出现更早也更为重要的原因,需要考察历史上的食物种类。故前文应指出“匕”比筷子出现更早也更为重要这一现象,后文应围绕“历史上中国人通常摄入的食物种类”进行论述。第②段指出筷子很长时间并非主要饮食工具,出现最早且被用作主要取食工具的是“匕”,第③段开始分析古代中国主要的食物种类。故应放在第②段和第③段中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B项当选。
A项,第②段并未介绍历史上中国人的食物种类,不应放在题干文字之后,排除;C项,第③段已经开始论述历史上中国人的食物种类,应位于题干文字之后,排除;D项,第④段、第⑤段均介绍饮食工具与食物种类的关系,应位于题干文字之后,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3.A项,根据第⑥段“筷子的角色在汉代发生了变化,这与小麦粉制成的食品(如面条、饺子、煎饼和烧饼等)在此时开始变得日益流行有关”可知,表述正确,排除;
B项,根据第⑦段“南方居民可能很早就使用筷子来取食米饭和其他配食”、“在宋代,由于选用了来自越南的早熟新品种,水稻产量在中国南方和北方都得到很大提高”可知,水稻产量的增加使得用筷子取食米饭更频繁,促进了筷子地位的提高,排除;
C项,根据第⑦段“人们渐渐采用了合食制,大家一同坐在桌旁进食,筷子被用来夹取所有食物”可知,合食制的普及促进了筷子地位的提高,排除;
D项,根据第⑥段“许多地区仍然保留了食用麦饭的传统,不过毫无疑问,是面粉把小麦变成了更受欢迎的谷物食品”可知,麦饭并没有面粉重要,替代小米粥成为主食的是面粉而非麦饭,选项表述错误,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4.根据第⑥段“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就是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发现的,其原料是小米,有超过四千年的历史”可知,B项表述正确,当选。
A项,根据第⑥段尾句“到了唐代末年,······小麦······足以动摇小米在中国北方农作物中的霸主地位”可知小麦在唐末“足以动摇小米在中国北方农作物中的霸主地位”,并未提及其种植面积在唐代中期达到顶峰,排除。
C项,根据第⑦段最后两句“大约从明代甚至更早开始,人们渐渐采用了合食制,大家一同坐在桌旁进食,筷子被用来夹取所有食物。于是,勺子渐渐丧失了原来取用谷物的功用,主要用来舀汤······”,故“清代”表述有误,排除。
D项,根据第⑤段首句“从上古到唐代,中国北方以及朝鲜半岛的主要粮食是小米”,可知“以水稻为主食”表述有误,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5.文章第①、②段介绍三大饮食文化圈,引出本文核心话题“筷子”,并指出“筷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是主要的饮食工具”;第③、④段由食物的“饭”“菜”之分,引出“勺子”取食谷物、“筷子”取食非谷物的功能;第⑤段描述唐代及以前,中国及朝鲜半岛的主要粮食小米适合煮成粥,引出“勺子”在该阶段相对于筷子的优势地位;第⑥段指出从汉代开始,“筷子”的角色随着食用“面条”等而发生变化,第⑦段介绍因南方种植水稻以及“合食制”的出现,筷子被用来夹取所有食物,已然成为主角,而勺子成为配角。故整篇文章主要介绍“筷子”从“并不是主要的饮食工具”到“被用来夹取所有食物”的地位变化,对应A项。
B项,对应第④段内容,分别指代“勺子”与“筷子”,与文章主要围绕“筷子”角色变化阐述不符,排除;
C项,“饮食习惯”是用来解释为何“筷子”变成“主要的饮食工具”的原因,非重点,排除;
D项,文段的核心话题是“筷子”,并非“文化交流”,偷换主题,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政道教育 | 人事考试资料网 | 政道名师 | 安徽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选调生 | 大学生村官 | 三支一扶 | 教师 | 遴选
政道教育 版权所有 安徽事业单位考试 安徽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 2018-2023 ahrsksw.net 皖ICP备180125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