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你当时对他当代表不是很同意吗?为什么现在又不同意了呢?
B.你当时不是同意推选他当代表吗?为什么现在又不同意了呢?
C.你当时不是反对推选他当代表吗?为什么现在又不同意了呢?
D.你当时对他当代表不是没意见吗?为什么现在又不同意了呢?
2.下列各句中,下划线俗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注:A中下划线的俗语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B中是“当面锣对面鼓”,C中是“看菜吃饭,量体裁衣”,D中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A.国外一些公司不明说裁员,而是给出几种让员工很难接受的“选择”,使员工只得主动请辞,有人说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B.报纸和读者之间难以直接交流,电视则不同,当面锣对面鼓,可以与观众进行直接对话。
C.发展教育,扩大招生,也要看本地区的具体条件,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切不可只为了什么“率”而盲目进行。
D.我国不少理工科院校把大学语文排斥在必修课之外,而近年来,外国留学生报考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人数大幅度上升,真可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3.①趣味是一个比喻,由口舌感觉引申出来的
②文学的修养可以说就是>趣味>的修养
③趣味>对于文学的重要于此可知
④辨别一种作品的>趣味>就是评判,玩索一种作品的>趣味>就是欣赏,把自己在人生、自然>或艺术中所领略得的>趣味>表现出就是创造
⑤它是一件极寻常的事,却也是一件极难的事>
⑥文学作品在艺术价值上有高低的分别,鉴别出这高低而特有所好,特有所恶,这就是普通所谓>趣味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 ⑥④③②①⑤
B. ③⑥①⑤④②
C. ⑥②③①④⑤
D.⑤①⑥②④③
4.文化属性与工具属性乃语言文字这枚硬币的一体两面,却又时常发生矛盾冲突。从文化属性的角度,往往强调维护语言文字的纯洁和传承,站在工具的角度,则更多着眼于方便和变通。前者显得保守,后者有些轻薄,但就是两者之间进两步、退一步的“二人转”, ,而且任何一方的发力过猛,都可能让这个流变的过程出现失误或波折。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始终伴随着各种语言文字流变的全过程
B.也有一个动态的制衡过程
C.让语言文字的流变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D.也伴随着文化属性与工具属性间的矛盾
5.一位哲人这样解释乐观与悲观:譬如面对着桌子上的半杯水,乐观主义者说这个杯子的一半是满的,悲观主义者说这个杯子的一半是空的。显然,_____ ,使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失去信心和追求。一旦遇到困难,我们黯淡的心情也能够很快豁然开朗,从种种苦恼中自我解脱。、
填入划线上最恰当的是( )。
A.人与人的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是不同的
B.观察事物时善于选择生活中积极的一面
C.乐观主义比悲观主义更有利于人类进步
D.这两种理解有其合理性也有一些片面性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C
解析:
此题是病句辨析题。
C项前后矛盾,前半句的意思是“你当时是反对推选他当代表”,按此逻辑和语境,下半句应该接“为什么现在又同意了”,但C项后半句却与此相反,所以选C。
A、B、D三项表述均没有语病。
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C
解析: A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文意是指比较隐含的逼迫员工辞职,而不是迷惑。故错误。B项当面锣对面鼓是比喻面对面地商量、对证或争论。电视不能面对面的商量对证或争论,故错误。C项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是用尺量身材的大小长短进行裁剪。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办事。D项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是表意为外地来的和尚比本地和尚念经念的好。现在多用于贬义,是说现在有些人做事或处世不相信身边熟悉的人,而盲目地信奉外人的话。文意更侧重于外国留学生重视汉语,而不是不相信身边的人,错误。故选C。
3.答案: A
解析: >>这是一道语句排序题,可以采用排除法作答。通读题干>6>个句子,可知其讲的是趣味和文学的联系。观察选项,作为发语句的分别为>⑥>、>③>、>⑤>三句,由>“>于此可知>”>容易看出>③>句是一个总结性的句子,故不能作为发语句放在段首,排除>B>项。由>⑤>句中指代词>“>它>”>可知,其前面一定有指代的具体内容,故该句也不能放在段首,排除>D>项。比较>A>、>C>两项,>③>句是总结趣味对于文学的重要性的,而>④>是具体论述趣味和文学的联系的,从逻辑关系上来讲,显然>③>句应放在>④>句之后,故排除>C>项。因此,本题选择>A>项。
4.答案: A
解析:
结合文段最后一句的“这个流变的过程”可知,横线处所填句子应包含“流变的过程”这一陈述对象,由此可首先排除C、D两项。B项的“制衡过程’’在文段中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
5.答案: B
解析:
本题是语句填空考点的语句衔接题。
根据横线后边紧接着的“使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失去信心和追求”这句话可知,横线处是要强调乐观主义的价值取向,B项表述符合语境。
A、D项并没有点明要用积极的方式去看待问题,予以排除;C项错误,横线后面的文字并未涉及对“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评价与比较,因此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政道教育 | 人事考试资料网 | 政道名师 | 安徽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选调生 | 大学生村官 | 三支一扶 | 教师 | 遴选
政道教育 版权所有 安徽事业单位考试 安徽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 2018-2023 ahrsksw.net 皖ICP备1801256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