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最让全国人民关注是近一亿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之路。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进入了关键决胜阶段,但仍然着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尤其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下去。”传递出国家扶贫开发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彰显出对人民群众生活的热切关心。而能否走好这条漫漫脱贫路,需要每一个个体的不懈努力。
走好脱贫路,需要各级政府扛起引导的重任。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要求我们在扶贫机制上,帮扶政策上下功夫、求突破。在新一轮扶贫中突出的新问题,都是扶贫开发的“深水区”,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面对困难,政府要扛起责任,勇于创新,坚定信心,科学谋划。要依靠农村地区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创新扶贫开发新机制,全面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结合地区发展实际,找准当地农业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加以科学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鼓励农民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效益好的现代农业,努力通过产业脱贫。与此同时,要改革扶贫项目和资金运作办法以及监督管理办法,确保扶贫项目和专项资金分配使用得合法、阳光、透明,坚决杜绝“人情扶”、“关系扶”等弊端。要以扶贫开发的科学、规范和实效,精准发力,真扶贫,扶真贫,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实现真正的脱贫致富。
走好扶贫路,需要广大扶贫干部扛起落实政策的重责。“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哪怕政府制定了再好的政策,如果不落实或者落实不好,那么实现脱贫也是空谈,人民生活水平就得不到提高。新一轮的扶贫攻坚走入了精细化,需要广大扶贫干部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工作方法,需要迈开双腿走进农家,知群众所需,想群众所想,力所能及给予群众帮助。坚持因户施策,通过进村入户,具体分析致贫原因,针对不同的个体制定具体的扶贫方案,从而保证精准扶贫精准输血,实现真脱贫,真摘帽。
走好扶贫路,需要贫困个体扛起勤劳致富的重担。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扶贫要先扶志,治标更要治本。要让贫困户们认识到好日子不是等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国家扶贫旨在努力提高贫困户的脱贫致富能力,而非“养懒汉”。要摒弃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的错误观念,转“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的优势,通过辛勤劳动搞生产、搞建设,从而过上好日子。
脱贫攻坚是一项民心工程,扶贫工作是一项良心工作。一部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缓解消除贫困、追求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曾动情地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最关注的工作之一就是贫困人口脱贫。”在这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当口,扶贫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政府、扶贫干部、贫困个人都应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知难而进。坚决扛起应该承担的主体责任,坚决走好漫漫扶贫路,最终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
政道教育 | 人事考试资料网 | 政道名师 | 安徽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选调生 | 大学生村官 | 三支一扶 | 教师 | 遴选
政道教育 版权所有 安徽事业单位考试 安徽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 2018-2023 ahrsksw.net 皖ICP备18012567号-2